文章

顯示從 11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兒子都不教:康熙郎窑紅鑒定特徵及斷代方法

圖片
  紅色與瓷器 藏家都不會陌生 一個是傳統威嚴,繁榮喜慶的顏色 一個是中華文明,享譽世界的瑰寶 當兩大經典相融 因而鑄就了最濃烈的單色釉 — — 郎窯紅 郎窯紅是在1300度以上的高溫原火焰而成,清代康熙仿大明宣德寶石紅釉所創燒的一種獨特的高溫銅紅釉。 自誕生之起,郎窯紅就以釉色和稀有而聞名於天下。與郎廷極同一時代的學者劉廷璣就曾讚美郎窯紅 “近复郎窯為貴,紫垣中丞公開府西江時所造也。仿古暗合,與真無二,其摹成宣,黝水顏色,橘皮棕眼,款字酷肖,極難辨別。” 民間也有說法“若要窮,燒郎紅”,說的意思就是郎紅釉燒製難度高。 如何定義郎窯紅? 凡具有濃重紅色(顏色越深至底部)、玻璃質地強、具有中或大開口片、器型口沿因釉的脫流而導致胎骨外露的單色紅釉,均可定義為郎紅。而真正的郎紅是康熙時期所燒製的官窯或官民窯。康熙以後,皆為仿郎窯。康熙郎紅的仿燒主要在清朝中晚期(嘉道、光緒)和民國初年。 康熙郎紅的特徵 包漿、胎骨、胎底等鑑定瓷器的重要標準依據,對郎紅類紅釉的斷代有一定作用,但並非絕對有效。通過文獻記載和實物查看,老陳認為鑑別郎紅真偽並確定年代的首要因素是髮色,即紅釉的顏色。其次是包漿和玻璃質感,最後是胎底胎骨。 第一看红 那麼康熙郎紅的標準髮色是什麼呢?康熙朝所燒製郎紅器由於高溫銅的比例很高(所謂不計成本),所以其器皿在自然光下,器物表面的紅釉呈深紫色或深玫瑰紫紅色。就像新鮮豬肝切下後的剖面,中央呈現深紫紅色(一些賣菜做飯的朋友自然可以體會到)。然而,在強光下,高溫銅能完全吸收光中的六種顏色(橙、黃、綠、綠、藍、紫),但基本上不能吸收紅色,使人的肉眼產生鮮紅的質感。因此,康熙郎紅只有在強光下才有鮮豔的紅色,而在自然光下則是深紫紅色。康熙模仿郎紅之後,這一特點淡化許多,往往一眼就呈鮮紅色。 第二看玻璃质感、开片 康熙郎紅因燒製不計成本,釉水肥厚,在配料時,還配以瑪瑙,因此,燒出的結果是表面具有極強的玻璃質感。 高溫燒成時,形成自然開片,開片不均勻,呈中大開片狀。開片不明顯,隱藏在釉下,與高溫銅完美結合。在高倍放大鏡下,有少量氣泡。 第三看胎底 很多人會迷惑,看胎骨不是很有效嗎?為什麼我們不先看胎底呢?原因是康熙後彷所燒的郎紅,不少就是拿康熙的白胎去複燒的。因此,胎骨並不是唯一有效的特徵。據史料記載,康熙郎紅胎底有三類型,一種是蘋果清,這是康熙後期產品的特點,另一種是米湯底,

民間汝窑多如繁星! 一篇文章帶你瞭解真正汝窑的鑒定特徵。

圖片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君子如玉”的文化傳統。汝窯以其獨特的玉質感以及內斂的寶光深受歷來文人青睞,一經問世,便為歷代皇室所珍藏。直到現在,能夠擁有一件珍稀的汝窯瓷器也成了瓷器愛好者畢生的追求。 北宋 汝窑青瓷胆瓶,台北故宫藏 汝窑的工艺特点是什么? 汝窯與北宋的其他主要窯口,如官窯、哥窯、定窯、鈞窯、吉州窯等相比,其製作的區別在於其工藝特點。汝窯的造型力求簡單實用,不再追求傳統造型的繁瑣和堆塑的裝飾,如湖田窯、耀州窯、越窯等很多瓷器的製作模式。汝窯瓷器作為宮廷御用瓷器,是當時先進文化的代表,具有引領文人風尚作用,從而影響到後世瓷業的發展方向。 已知的汝窯瓷器的器型有瓶、壺、尊、燈、洗、奩、爐、碗、水仙盆、立體獅子等,還有一些器物上還刻有銘文,比如瓶、尊、碟等器底上多見”奉華”二字刻款,應為奉華宮專用之物。洗、碗、碟等器底上多見”蔡”字刻款,有些字口裡還留有殘存金粉的痕跡。 汝窑的颜色是如何烧造出来的? 汝瓷有多種釉色,屬於青瓷類,又可細分為天青、天藍、粉青、豆青、青綠、月白等。其釉面瑩潤柔和,質地似玉,泛酥油光澤。製釉原料主要採用當地的黃金土、黑長石等,其中含有三氧化二鐵,瑪瑙入釉後,和水攪拌均勻,呈乳濁狀,施滿胎體後陰乾,適時入窯。入窯後嚴格控制火候,窯內完全處於還原氣氛,即一氧化碳中,這種還原劑可以將三氧化二鐵轉變成氧化亞鐵,與瑪瑙和長石等結合形成一種新的青色化合物,這便是汝釉。由於掌控火候和胎體、釉漿配方比例及其他操作方面的差異,形成了釉色之間的差異。 2015年清涼寺村汝官窯遺址IV區出土的北宋時期瑪瑙,可佐證汝窯在燒製時加入了瑪瑙粉末 汝窑是当时领先制瓷技术的代表吗? 汝窯胎體其實並不先進,屬於半瓷半陶矽酸鹽類的低溫瓷胎。胎體具有吸水性,顏色泛黃灰,鬆軟有細孔,這便是我們所說的香灰胎。汝窯的典雅與精美,有賴於汝釉的質量。因為胎體鬆軟,所以敲擊聲發木,並沒有悅耳的聲音。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水仙盆上的”芝麻钉” 吉林省博物院藏 “官窯汝瓷”為支釘燒,支釘採用耐火材料製成的,這是當地的鋁釩土。燒成針狀支釘後,根據器物的大小及形狀,將其粘在墊片(墊餅)上。一般來說,支釘的數量是單數,有些可能是雙數。將其放進匣缽內,器身施滿釉的器物放在支釘上,蓋上缽蓋,用耐火材料泥住,燒成後敲出。器物的底部只留下芝麻大小的支釘痕,使器物看起來非常完美。器物上留下的釘痕被古人稱為”

關於西藏老天珠的鑑定,藏家必須了解的幾點真相!

圖片
  其實天珠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不過是源於哈拉帕遺跡出土的瑪瑙鑲蝕技術,跟什麼九頁岩的天然圖案、天外來客和海洋生物化石沒有一毛錢關係。所以我們要理智對待天珠,天珠只不過是一種來自西亞的瑪瑙鑲蝕珠的一種傳承和發展。 ▲双天一地天珠,2014年北京保利拍卖成交价414000元 當我們了解了天珠的本質,就可以很容易用科學的角度來鑑別天珠。天珠古往今來一直為藏族同胞所佩戴。雖然有一些古老的天珠在藏族中代代相傳,但在長達十個多世紀的農奴制度下,也只有農奴主階層才有資格佩戴起這些天珠,而且能夠流傳下來的天珠實則少之又少。 ▲两眼天珠,2014年北京保利拍卖成交价172500元 現在大多數藏族人佩戴的珠子基本上都是解放後的新天珠,包括如今的市場上售賣的天珠。在瑪瑙鑲蝕技術再次問世的十多年前,藏區流傳下來的天珠基本上都是用料器、陶瓷等材料製成的天珠,而數百年前傳承下來的古老的至純天珠更是鳳毛麟角。 ▲清代料器天珠 我們常說的至純天珠,是指有些天珠的孔道內呈乳白色的天珠。其實這只是辨別新老天珠的一種特徵。老的瑪瑙經過幾百上千年的佩戴油沁和自然氧化,珠體會變得渾濁,而這種變化在天珠上面尤為明顯,這很可能是天珠的鑲蝕工藝造成的。 ▲千年至纯两眼天珠,2013年北京保利拍卖成交价379500元 天珠的顏色以白色紋路和黑色底子,以及黑白分明為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標準,主要是因為年代越長久天珠,天珠的顏色就會加越白,才顯得天珠整體更加黑白分明。在一白看來,顏色呈淺棕色或深棕色的天珠未必不老。現代新天珠也可以做成黑白分明的顏色,這不能一概而論。更重要還是需要通過包漿、風化紋、孔道鑽孔工藝等作為主要辨別新老特徵。 ▲老天珠有润泽玉质感,黑白分明 老天珠的包漿光澤呈酥油質感、柔和而內斂。這是因為長期佩戴磨損以及磕碰形成的細微痕跡,使光線在天珠表面發生漫反射而形成的視覺效果,而在人們長時間的佩戴中的拋光作用才能形成老天珠這種潤澤內斂的酥油光澤。而現代仿老天珠採用做舊手法,會顯得乾澀無光或者過度拋光顯得光線耀眼。 老天珠以不透明為佳,打燈水短即為不透明,這也是老天珠珠體渾濁造成的。當然這只能作為次要鑑定依據,不能盲目地以不透明作為主要的鑑定依據,因為現在新的珠子也可以通過現代科技做出不透明的質感。 ▲红玛瑙天珠 對於天珠的風化紋和硃砂點也不能完全作為重要辨別依據,風化紋實際上是老瑪瑙珠的最典型的特徵,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