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断代鉴定之秘

说道瓷器可能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青花瓷了,下面跟大家分享这么多年总结的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古玩技巧:青花瓷的鉴定真假的方法技巧分享
现在市面上仿制的青花瓷数量数不胜数,而真品到代的青花瓷数量是有限的,这让大多藏友对青花瓷的真假傻傻分不清楚,那么本文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种鉴定青花瓷真假的方法:
青料鉴定法:
(一)、进口青料
(1)苏麻离青料的特征:青花色彩蓝艳,色泽浓的地方有点发黑,有明显的铁锈斑并且有晕散现象。
苏麻离青料从元代开始使用,大部分精美的元代青花瓷器上(至正型元青花)都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
元代也有苏麻离青料与国产料(石子青料)混合使用的青花瓷器,其色为蓝中偏灰,也有铁锈斑,但铁锈斑小而稀疏。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官窑瓷器大量使用苏麻离青料。
民窑也有用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的,色泽要比元代显的偏蓝一些。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一般都把进口料和国产料混合使用。进口苏料一直使用到成化早期,就消耗殆尽。
(2) 回青料:始于正德晚期,大量流行在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其特点是色泽蓝中发紫,色彩艳丽。
在使用时,回青必须与适当比例的石子青相配才能取得理想的浓翠效果,上等回青亦称“佛头青”,发色蓝中透紫;回青在与石子青配合使用时,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浓艳红紫,纹饰看上去显的模糊;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蓝中偏灰
嘉靖用回青料色泽艳丽,有蓝中泛紫或蓝中泛红的,也有用回青料比例过高的,可见色晕散纹饰模糊。
隆庆的回青料发色蓝而稳定,一小部分显的灰淡。
万历早期用的回青料呈色好,蓝中带紫(A),晚期由于配比回青料用得少颜色明显灰暗
天启用回青料的很少,一般都蓝中偏灰。
(3)珠明料:明代末期始见,大量流行在崇祯、康熙。呈色特点为鲜明亮丽,色泽纯正。特别适合于勾线绘画人物,在康熙时用珠明料渲染山水可以分出浓淡层次,颜色青翠蓝艳,有“翠毛蓝”之称。
古玩技巧:青花瓷的鉴定真假的方法技巧分享
4)洋蓝:流行于光绪,色泽泛紫刺眼,青料看上去很单薄,就像紫药水一样的颜色。
(二)、国产料
(1)石子青料:从元代开始一直用到清早期。在青花瓷器上体现的色泽有很多种,颜色的纯正来自于都青料的研磨的精细度,精细研磨出来的色泽比较蓝,差之的会青中偏灰,青中偏黑,青中偏暗等多种特征。
元青花使用国产料的呈色青中偏暗,偏灰。都为(延佑型元青花),铁锈斑少,有铁锈斑的呈褐色。
洪武使用石子青料,一类青花发色浅淡,色调稳定少有晕散,纹饰当中常有明显的小点无规则的散布在其中。洪武另一类青花色泽泛灰,釉面呈灰乳色,纹饰中有见少量较大斑块状的黑青色铁斑,呈凹凸不平状。
永乐、宣德的石子青料呈色青中偏蓝,淡雅。空白期石子青料色泽不一,大多数青中偏灰。 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石子青料呈色多样,有青中偏蓝,偏灰,偏暗等多种呈色。
天启崇祯,石子青料大都颜色蓝中偏黑。
(2)平等青料:流行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特别是在成化弘治时期官窑民窑都在使用,呈色特点蓝中泛青灰,色泽淡雅,成色稳定。青花渲染有见“棉絮”状(图)。
(3)浙料从明代万历始见,但用的较少,清代顺治开始使用较多,大量流行在整个清代。其中以雍正、乾隆使用浙料为“最”,这个“最”字就是说明雍正、乾隆两朝的色泽最好,蓝艳,青花发色亮丽。
在清代其他时期广泛使用浙料,呈色不一,嘉庆、道光青料渲染,颜色深的地方蓝中偏黑,咸丰、同治、光绪青料渲染颜色深的地方蓝中偏灰。
本文章由香港多禄泰国际拍卖行撰写,如有藏品想拍卖可联系电话:+852 5482 1633(陈经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如何鉴别明乐永乐青花瓷?记住这6种识别方法 How to identify Mingle Yongl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Remember these 6 recognition methods

清三代珐琅彩瓷应该怎么鉴定?教你这三招辨真伪

不看亏了!汝窑藏家必看,解析汝窑鉴定四大细节特征